
【专访】:澳门24小时电子游戏庞继景团队主导完成中国大陆患者首例Luxturna基因治疗!
庞继景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基因工作站, 研究院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是一类临床上危害最严重的眼科遗传性致盲疾病,主要由基因突变变异导致。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有两类,一种是刚出生时视力比较正常,随后从夜盲到白天视力下降,最后完全失去光感、丧失视力;另一种是一出生就没有视功能,如雷柏氏先天性黑朦。雷柏氏先天性黑矇(LCA)是一种世界性的罕见疑难眼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只有2~3/100000。
由RPE65双等位基因变异导致的病变在雷柏氏先天性黑朦在临床上分成常见的有两个类型,一种是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或是儿童期发病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另一种是是雷柏氏先天性黑朦2型(LCA2)。庞继景教授于1999年开始进行视网膜遗传病的基因治疗,主要是视网膜色素变性(RP) 的基因治疗研究。从2003年2002年开始雷柏氏先天性黑朦2型的临床前动物实验。201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种新的基因治疗药物Luxturna。旨在用于治疗RPE65基因突变导致的Leber先天性黑朦2型(LCA2)疾病。Luxturna成为美国批准的第一个通过弥补缺陷基因达到治疗目的的真正意义上的眼科基因治疗药物。庞继景教授也是这种药物前期研发的参与者之一,为此付出了10多年艰辛的努力。
患者情况:
2014年5月,一个可爱的男婴诞生了。1个月时,家人发现患儿不看玩具,不与人对视,喜欢看亮的地方。
2014年10月,他们全家赴成都的大医院做相关检查,均未检查出异常。
2015年9月,因为与人无眼神交流,语言发育迟缓,到在北京儿童医院进行检查,当时刚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庞继景教授处学习归来的施维医生给患儿做了VEP及ERG检查,发现有视网膜功能严重障碍。因为孩子太小,基因检测手段不完善,嘱年龄大一些后再来眼科复诊。
2016年5月23日,在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复诊。此时发现眼球已经有轻微震颤,怀疑为雷柏氏先天性黑矇,当时医院已经建立了基因检测实验室,并给孩子抽血做了简单的基因检测。
2017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实验室的基因检测报告初步结果显示:RPE65基因的第13号外显子有一个杂合突变,疑似为雷柏氏先天性黑矇2型携带者,但是当时没有查到第二个RPE65基因突变。
2017年下半年,研究视网膜遗传病基因治疗的专家、庞继景教授刚刚回国工作。北京儿童医院眼科施维医生,建议孩子速去就诊。
2017年10月,经庞教授为患者做了各种眼科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发现来自父亲和母亲的各一个致病变异,造成RPE65基因的复合杂合变异,导致雷柏氏先天性黑矇2型(LCA2)疾病的发生。
让人欣喜的是,2017年12月19日,治疗LCA2的基因治疗药物,Luxturna,终于面世了。为这个药的前期开发做出了多年艰辛努力的庞继景医生给它起了一个中文名字:‘目可明’’。一个月后,‘目可明’基因治疗药物在美国定价双眼85万美金,每只眼睛的治疗只需一窗拿24小时电子游戏┪镒⑸洹
对于中国的患者来说,要翻越的高山,就是资金了。
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等RPE65基因检出率高的国家,Luxturna都获得了使用批准。但是对于中国RPE65基因变异患者大部分还没有出来进行检测的国家,拥有此药使用权的跨国公司也是很难轻易做出单独在中国大幅降价的决定。国内不管是监管部门还是普通医生都对此种基因药物的适应症、治疗效果和疗效持续时间了解不多,也加剧了此药进入中国的难度。
上面提到的LCA2患者2018年10月复诊时,矫正视力0.2。以后按照庞继景教授的指导,积极保护眼睛,视力没有明显恶化。但疫情以来患者病情开始加重。2022年8月就诊时视野已经基本消失,黄斑部中心凹变得更薄,视力进一步下降。
据庞继景教授介绍:患者家长在漫长的求医过程中,曾面临崩溃的边缘,最后决定不惜卖掉房子,也要送孩子去国外治疗,求庞继景医生帮助联系,他们愿意付出相应的费用。可是庞医生知道,她家虽然住在边疆的省会城市,但也就是个普通中产家庭,到美国因为没有健康保险,除了天价的85万美元药费,一家人到美国的交通、食宿,孩子的住院、治疗前致病基因确认、治疗前检查、手术、术后检查等等费用,对他们来讲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所以每次庞医生都是安慰她等疫情过去再说。
资金的压力和意外情况的出现,都没有挡住眼科学者们去接近那个奇迹的决心和努力。
就在2021年,庞继景教授经过多次努力,最终从Luxturna的全球经销商诺华公司给这个患儿申请到一个免除双眼85万美元药费进行治疗的名额。
国家中国对这种国外已经批准的罕见病用药,在某些医疗先行区是有明确政策支持的。但是药物及相关手术器械的进口,手术前的各种培训,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牵扯到很多的专业人士和部门,花费一年多的时间还在落实的过程中;而这期间患者却出现了病情加快发展的状况。
在何氏眼科集团和沈阳何氏眼科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庞继景教授和诺华公司积极沟通,终于获得了在国外进行治疗的机会。
2023年3月15日,在庞继景教授团队两名熟悉视网膜下腔注射及相关视网膜手术的医生陪同下,这名小患者一家顺利地来到了位于埃及首都开罗的中东著名AI Watany眼科医院,进行例行的手术前检查。
埃及时间2023年3月17日早9点(中国时间当日15点),小患者在中埃医生的陪护下进入手术室,按照预定的计划,首先对右眼进行了治疗。术后,用基因替代疗法治疗第一只眼后,未治疗眼的视功能出现部分改善;虽然在以前的Luxturna治疗中没有相关报道,但这次有可能是在治疗眼的大剂量AAV载体转入RPE65基因后,其所表达的较高剂量可溶性RPE65蛋白通过血管或其他途径传到另一只眼,造成未治疗眼的视功能改善。这种现象在雷柏氏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的基因治疗临床实验中也是有例可循的,而且比例不在少数,在灵长类动物试验中也得到了证明;同时法国的LHON基因治疗临床实验数据也表明:对已有症状改善的未治疗眼再行基因增强疗法,可以增加视功能的改善程度,符合剂量和视功能改善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2023年3月24日,按计划患儿第二只眼进行了玻切和视网膜下腔注射。
从入院检查开始到双眼手术完成后出院,何氏眼科的医生全程陪同患者并及时将庞继景医生的建议转达给埃及医生。2023年3月29日,患者全家顺利回到了祖国。
庞继景教授特别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给患儿一个机会,给患儿家长一个希望。也正是这份坚持,体现了何氏眼科以“人人享有何氏眼保健”为使命,秉承“技术?仁德”的发展理念
此次埃及之行正是何氏眼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共好”价值观的体现。何氏眼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推动倡导、教育培训、公益救助等方式践行社会责任,成为推进眼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原文标注:
庞继景博士是著名遗传眼病和基因治疗研究专家。从事遗传眼病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变异关系、特别是利用腺相关病毒载体治疗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基因治疗的研究和开发。是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基因治疗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者之一。
希望进一步了解视网膜遗传病相关知识及基因治疗新进展,请关注“何氏眼科庞继景遗传咨询”微信公众号。